??匈塞鐵路項目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旗艦工程,也是中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發展戰略對接的標志性項目,建設進展受到中匈兩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7月24日至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對匈牙利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期間,趙樂際考察了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項目,強調要把匈塞鐵路打造成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樣板工程。中國中鐵董事長陳文健在匈塞鐵路現場向趙樂際委員長匯報了企業改革發展情況以及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情況。中鐵上海局一公司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項目部始終心懷“黃金航道,一路陽光”的愿景,承壓思進、頂壓奮進,將中國智慧、中鐵擔當鐫刻在藍色多瑙河畔。今年七一節前,項目部被命名為中國中鐵紅旗項目部。
??凝心聚力筑港灣
??在遠離祖國的他鄉,打造溫暖的“家文化”是穩定團隊、激發員工積極性的關鍵所在。讓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在同一片土地上找到歸屬感,是項目團隊始終不懈追求的“工程基石”。
??項目團隊依據中鐵上海局和公司分別下發的《關于加強海外員工安心工程建設的實施方案》,不斷加強員工及家屬關心關愛,深入落實海外員工“五安”工程建設,通過一系列舉措提升員工工作生活品質。
??將“四五六”思想政治工作法作為員工“思想心安”工程的有力抓手,通過談心談話、日常關懷等方式為員工保駕護航;每季度開展員工思想動態分析,精準捕捉員工內心變化,繪制員工心理狀態“動態圖譜”;堅持做好形勢任務教育,及時向員工傳達公司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會議精神,筑牢員工思想根基。聚焦“身心安康”工程,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年齡段員工的心理特點,組織在線參加“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職場領導力與心理韌性”等講座,確保能夠按需“充電”。打造“后方安穩”工程,按照“一人一檔”建立員工信息庫,依托員工家屬應急工作聯絡組,協同公司工會解決員工家屬急事、難事。常態化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等慰問活動,精心策劃豐富多彩的節假日文體活動,適時組織開展讀書分享會、素質拓展團建等活動,培養員工大V,不斷豐富員工“生活安定”工程的豐富內涵。
??“絲路匠心”傳幫帶
??在匈塞鐵路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以公司“導師帶徒”制度為基礎,構建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由中鐵上海局或公司管理層擔任新員工的“結對領導”,項目班子成員擔任職業生涯導師,從職業路徑設計到心理成長等多個維度,為新員工制定全周期培養計劃。同時,選擇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業務骨干作為其業務技能導師,針對施工工藝、成本管控、財務報銷及后勤保障等環節進行分科指導。此外,邀請匈籍工程師擔任新員工的“海外導師”,通過實操帶教幫助年輕員工學習掌握歐盟標準,助力其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
??為進一步拓寬員工成長路徑,項目部依據員工專業背景、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安排工程技術人員參與重難點工程攻堅,在復雜施工環境中錘煉技術水平;為商務管理人員提供參與合同談判、成本管控等重要商務活動的機會,積累實戰經驗,并組織學習國際商務規則、法律知識……鼓勵員工走出“教室”、走向“賽場”,積極參與技能比武、考試取證、學歷提升等活動,通過“培訓賦能+實踐提升”雙輪驅動,打造適應海外市場的復合型人才。
??積極組織員工參加中國中鐵、中鐵上海局及公司三級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涵蓋歐盟技術標準、跨國項目管理、環境保護、安全質量、語言文化等多個領域。項目領導班子、部門負責人及普通員工按照“每期一人一主題”的培訓模式輪流登臺,課前主動查閱資料、梳理思路,課中進行案例分析、互動問答,課后收集意見、整理總結,實現知識傳遞與能力提升的雙向賦能,培養出一批既懂技術又通管理、既熟悉國內標準又了解歐盟規范的人才。
??鐵軍精神鑄精品
??匈塞鐵路連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與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建成后兩地通行時間將從8小時縮至3小時,極大便利沿線居民出行、助推社會經貿發展,從“朝發夕至”加速邁入“朝發午至”的新時代。
??進入實體建設至今,項目團隊始終高度重視工期管理與履約管理,不斷強化施工生產管控,通過精心抓好項目策劃、高效整合施工資源、及時解決現場問題,路基、橋涵、軌道、聲屏障、站前廣場、電纜子結構、遷改等各項工程穩步推進。其中,紹鮑德薩拉什站房采用“修舊如舊”理念,以“結構可逆、痕跡可辨、功能可續”為改造思路,實現了歷史建筑保護與現代施工技術的完美融合,讓百年老站以新舊共生的姿態重煥榮光。
??項目部堅持把安全質量作為重中之重,全面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安全生產穿透式管理,全面細化管理舉措、開展教育培訓、強化執行力度,推行安全生產“吹哨”工作機制,從源頭上防范和整治安全隱患。常態化抓好項目質量安全紅線管理,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關,強化過程規范施工,做實做細質量自驗收工作,確保項目安全、質量始終平穩可控。
??項目團隊秉承“綠色匈塞”施工理念,致力于把匈塞鐵路打造成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之路。開工伊始,項目團隊組織生態學家、植物學家在Natura2000自然保護區開展了為期一年多的環境評估,完成環評報告。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歐盟及匈牙利當地環保法規標準,開展多瑙河矢車菊、圓頭大花蔥、黃芪屬、針茅等植物移栽以及腐殖土無害化處理工作,為崖沙燕保留筑巢空間,為野生動物遷徙建造涵洞,對現場附近水域進行圍擋保護,配備專業灑水車降塵,安裝聲屏障設施降噪,成功兌現了土壤與種子的生態盟約、鐵路與沙燕的共生契約、涵洞與生靈的遷徙公約。??(杜銀濤 熊建波)